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是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肌炎是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疲劳、发热头晕、下肢水肿等。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性病变,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1、胸闷胸痛

心肌炎患者常出现心前区压迫感或针刺样疼痛,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放射。这种症状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普通胸痛而延误就诊。若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需警惕急性心肌炎可能。

2、心悸气短

炎症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时,患者会感觉心跳不规则或心跳过速,轻微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在平卧时可能加重,坐起后稍缓解。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家长需特别关注孩子的呼吸频率变化。

3、乏力疲劳

心肌炎患者普遍存在持续性的疲倦感,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容易误认为是普通疲劳而忽视就医。

4、发热头晕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能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

5、下肢水肿

右心功能受累时会导致体循环淤血,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发展至腰骶部。水肿多从踝部开始,晨轻暮重,按压后留下明显凹陷。同时可能伴随颈静脉怒张、肝区胀痛等体征,此时往往提示已出现心力衰竭。

心肌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低盐、易消化为主,可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恢复期要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若出现新发或加重的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持续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预防方面要注意避免感冒,接种流感疫苗,病毒流行季节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衰的症状有哪些

心衰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体液潴留和肺部充血等因素有关。 1、呼吸困难:心衰患者常感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或平躺时。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肺部充血,影响氧气交换。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度活动,必要时使用氧气辅助。 2、乏力:心衰患者常感到疲劳无力,即使在轻微活动后也会感到疲惫。这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供氧不足。患者应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3、水肿:心衰患者常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能波及全身。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液潴留。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 4、心悸:心衰患者常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规则,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导致心律不齐。患者应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衰患者常在夜间突然醒来,感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平躺时体液回流增加,加重肺部充血。患者应抬高床头,保持半卧位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心衰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调节,限制盐分和水分摄入,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强度。定期监测体重和血压,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对心衰管理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