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疲劳、发热头晕、下肢水肿等。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性病变,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1、胸闷胸痛
心肌炎患者常出现心前区压迫感或针刺样疼痛,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放射。这种症状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普通胸痛而延误就诊。若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需警惕急性心肌炎可能。
2、心悸气短
炎症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时,患者会感觉心跳不规则或心跳过速,轻微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在平卧时可能加重,坐起后稍缓解。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家长需特别关注孩子的呼吸频率变化。
3、乏力疲劳
心肌炎患者普遍存在持续性的疲倦感,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容易误认为是普通疲劳而忽视就医。
4、发热头晕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能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
5、下肢水肿
右心功能受累时会导致体循环淤血,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发展至腰骶部。水肿多从踝部开始,晨轻暮重,按压后留下明显凹陷。同时可能伴随颈静脉怒张、肝区胀痛等体征,此时往往提示已出现心力衰竭。
心肌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低盐、易消化为主,可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恢复期要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若出现新发或加重的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持续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预防方面要注意避免感冒,接种流感疫苗,病毒流行季节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