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皮肤丘疹、水疱、瘙痒及发热,治疗用药主要有阿昔洛韦片、炉甘石洗剂、盐酸西替利嗪片、对乙酰氨基酚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需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
水痘初期表现为红色斑丘疹,24小时内发展为透明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见于躯干和头面部。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可能伴有轻微疼痛。发病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引发继发感染。若出现脓疱或皮肤红肿加重,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
水痘皮疹常伴随明显瘙痒,抓挠可能导致疱疹破裂和瘢痕形成。瘙痒症状与病毒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及组胺释放有关。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严重者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儿童患者需修剪指甲并戴棉质手套,防止夜间无意识抓伤。
约80%水痘患者会出现38-39℃发热,多持续3-5天。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禁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发热期间应多饮水,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
免疫功能低下或重症患者需使用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该药能抑制病毒DNA复制,缩短病程。治疗应在出疹后24-48小时内开始。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病变部位,增强局部抗病毒能力。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水痘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高危人群包括成人、孕妇及免疫缺陷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推荐1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患病期间应隔离至所有皮疹结痂,避免传染他人。
水痘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皮疹结痂前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幼儿。恢复期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通常3-6个月可自行消退。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可能潜伏在神经节,日后可能引发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