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心脏病患者出现进气困难、呼气不畅的症状,可通过吸氧治疗、药物控制、心肺复苏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引起。
1、吸氧治疗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组织缺氧状态,适用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家庭可配备制氧机,但需严格遵循医嘱调节氧浓度,避免氧中毒。
2、药物控制心力衰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肺水肿,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功能,硝酸甘油片扩张血管。慢性阻塞性肺病需配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
3、心肺复苏训练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运动,缩唇呼吸法延缓小气道塌陷。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每周进行三次呼吸肌耐力训练。
4、手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需行支架植入术,心脏瓣膜病变可能需瓣膜修复术。术前需完善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评估。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出现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时须立即就医。
心脏病血管严重堵塞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搭桥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血管堵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这些药物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缓解心绞痛症状。
2、介入治疗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堵塞部位后,可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单支血管局限性狭窄患者。
3、搭桥手术对于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患者,需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取患者自身血管作为桥血管,绕过堵塞部位重建血运。
4、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可延缓动脉硬化进展。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血管严重堵塞患者需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出现胸痛加重等不适及时就医。日常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