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发烧捂汗一般不能退烧,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捂汗会阻碍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发热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将体温调定点升高,此时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来达到新的体温平衡。若强行捂汗,汗液蒸发受阻,体表热量无法及时散失,可能引发高热惊厥或脱水。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避免捂汗,这类人群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捂汗易诱发电解质紊乱或器官功能损伤。退烧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
极少数情况下,体温上升期患者可能出现寒战畏冷,此时短暂加盖薄被缓解不适属于正常需求,但需在寒战停止后立即撤除覆盖物。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治疗,病毒感染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淡盐水、椰子水等补充电解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食用小米粥、蒸蛋羹等食物。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刺激性降温方式。如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皮疹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