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糖尿病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运动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等机制发挥作用。
1、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直接消耗血糖,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2、抗阻训练哑铃、弹力带等力量训练可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建议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注意循序渐进。
3、间歇训练高低强度交替的间歇运动能更有效改善糖耐量,如快慢跑交替,适合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
4、柔韧练习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可作为辅助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应评估并发症情况,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块,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监测血糖变化。
消渴病与糖尿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范畴、诊断标准、症状特征及治疗方式四个方面。消渴病是中医对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的统称,而糖尿病是现代医学中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定义范畴消渴病为中医理论概念,涵盖多种以津液代谢异常为表现的症候群;糖尿病是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需通过血糖检测确诊。
2、诊断标准消渴病依据中医四诊辨证分型,无量化指标;糖尿病需满足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等实验室标准。
3、症状特征消渴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可能伴随疲乏、皮肤瘙痒;糖尿病除三多一少外,还可出现视力模糊、伤口难愈等并发症表现。
4、治疗方式消渴病治疗以中药调理(如六味地黄丸、玉泉丸)和饮食控制为主;糖尿病需综合使用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及生活方式干预。
建议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可更全面评估病情,日常需注意监测血糖并控制高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