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脑梗溶栓治疗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主要风险包括出血转化、过敏反应、血管再闭塞和系统性出血。
1、出血转化溶栓药物可能导致脑组织出血,尤其既往有出血病史或血压控制不佳者风险更高。治疗需立即停用溶栓药物,给予止血剂如氨甲环酸,并行头颅CT评估出血量。
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过敏,表现为皮疹或喉头水肿。治疗需使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同时更换溶栓方案。
3、血管再闭塞溶栓后血管可能再次堵塞,与血小板活性增强有关。可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行血管内取栓术。
4、系统性出血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常见,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治疗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保护胃肠黏膜。
溶栓前后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小时内避免穿刺操作,饮食以低脂流质为主,逐步恢复活动量。
面瘫的发生与性别左右无关,面瘫可能由病毒感染、外伤、脑血管疾病、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面神经炎,引发面瘫症状,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2、外伤:面部或头部外伤可能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通常伴随外伤史和局部疼痛。
3、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其他脑血管疾病可能影响面神经功能,导致面瘫,常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4、肿瘤压迫:颅内或面部肿瘤压迫面神经可能导致面瘫,通常伴随头痛或视力改变等症状。
面瘫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面部保暖和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