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妊娠合并2型糖尿病可通过血糖监测、饮食调整、胰岛素治疗、产科联合管理等方式控制。该情况需在孕前将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孕期需特别关注胎儿发育与母体代谢平衡。
1、血糖监测每日规律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孕早期建议每周至少3天记录血糖谱,孕中晚期需增加至每日4-7次。动态血糖仪可帮助发现隐匿性高血糖。
2、饮食调整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分5-6餐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40%-50%。需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酮症发生。
3、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在孕期禁用,需转为胰岛素控制。常用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根据血糖波动调整基础量与餐前量,避免夜间低血糖。
4、产科联合管理每2-4周进行胎儿超声及母体并发症筛查,重点关注羊水量、胎儿生长曲线。孕36周起评估分娩时机,多数建议38-39周终止妊娠。
备孕阶段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7-11公斤。产后需重新评估血糖代谢状态,部分患者可能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
碘131治疗后一般需要隔离3-7天,实际隔离时间受到治疗剂量、居住条件、接触人群类型、辐射监测结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治疗剂量使用高剂量放射性碘时隔离时间延长,需根据核医学科医生评估的辐射残留水平调整。
2、居住条件独立卫浴的单人房间可缩短隔离期,与他人共用生活空间时应延长至辐射量达标。
3、接触人群孕妇或儿童接触者需严格隔离7天以上,普通成人接触可酌情减少隔离天数。
4、监测结果每日辐射检测显示数值低于安全阈值时,经专业医护人员确认可提前结束隔离。
隔离期间应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消毒,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治疗后1-2周复查辐射量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