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产后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产后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内翻等。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产程延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有关。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导致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压迫血管止血。临床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呈阵发性增多。治疗需立即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促进宫缩,必要时行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胎盘滞留多因子宫收缩乏力或膀胱充盈阻碍胎盘剥离,表现为胎盘娩出延迟伴持续性出血。胎盘植入则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可能出现胎盘剥离面出血凶猛。需行人工剥离胎盘术,严重者需子宫切除术。对于胎盘残留可使用米索前列醇片促进排出,必要时行清宫术。

3、软产道损伤

急产、巨大儿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阴道或会阴裂伤,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液流出。检查可见明确裂伤口,需及时缝合止血。严重裂伤可能累及阴道穹隆或直肠壁,需分层缝合并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重度子痫前期或羊水栓塞等可能引发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广泛渗血、针眼出血或血不凝。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纠正凝血功能,同时治疗原发病。对于羊水栓塞需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维持循环稳定。

5、子宫内翻

罕见但危急的子宫内翻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宫底压力所致,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休克及阴道肿物脱出。需立即手法复位,失败时需行手术复位,严重者可能需子宫切除术。复位后使用缩宫素维持宫缩,预防感染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产后出血的预防需从产前开始,定期产检筛查高危因素,分娩时避免产程过长,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宫缩剂。产后2小时内需密切观察出血量、宫缩及生命体征,早期识别异常。产妇应保持会阴清洁,合理补充铁剂和蛋白质,适度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出血量增多时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2岁孩子体温37.1度算发烧吗

12岁孩子体温37.1摄氏度不算发烧。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摄氏度,37.1摄氏度属于正常体温上限,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时间、活动状态、环境温度等均可能导致体温轻微波动。早晨体温较低,下午体温较高。剧烈运动、进食热饮或处于高温环境后,体温可能暂时升高。测量时需保持安静状态,使用合格体温计,腋下测量需夹紧5分钟以上,口腔测量需紧闭嘴唇3分钟以上,耳温枪需对准鼓膜测量。体温37.1摄氏度若持续存在,可多次测量确认,避免单次测量误差。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若无异常表现,通常无须担心。

若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穿衣导致散热不良。鼓励孩子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体温异常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