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脑积水、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脑水肿、脑出血或肿瘤占位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和视乳头水肿。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需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日常护理需保持头部抬高体位,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

2、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常见于脑外伤、脑卒中或颅内感染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和口吐白沫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左乙拉西坦片控制发作。发作期间需保护患者防止摔伤,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

3、脑积水

脑积水多由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膜炎后。患者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尿失禁和认知功能下降。治疗可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头部CT,观察分流管功能,防止感染发生。

4、肺部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因长期卧床、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痰量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护理时需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5、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肢体活动受限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皮温升高。预防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确诊后需绝对卧床,抬高患肢。护理时应避免按摩患肢,定期检查下肢周径,观察有无肺栓塞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吞咽困难者可选择糊状食物。康复期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提高活动能力。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和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板栗长芽了能吃吗

板栗长芽后通常不建议食用。发芽的板栗可能产生有毒物质龙葵碱,食用后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甚至中毒。

板栗发芽后,其内部淀粉会转化为糖类以支持芽体生长,同时可能滋生霉菌或产生龙葵碱。龙葵碱是一种天然毒素,高温烹饪也难以完全破坏。少量摄入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反应,大量摄入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新鲜板栗发芽时,表皮和果肉会逐渐变软腐烂,伴有霉斑或异味,这类变质迹象更需警惕。

若板栗仅轻微冒芽且无霉变,彻底切除发芽部位及周围组织后,高温煮熟或可降低风险,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儿童、孕妇及消化功能较弱者应完全避免食用。储存板栗时建议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冷藏延缓发芽,购买时选择外壳完整、无虫眼的果实。

误食发芽板栗后出现头晕、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饮食中需注意检查食材新鲜度,避免食用明显变质或发芽的坚果类食物,优先选择当季新鲜板栗食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