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宝宝病毒性发烧39度多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病毒性发热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继发感染、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配合退热贴使用,同时保持室温适宜。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观察尿量变化。
3、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禁止交替用药或超量使用。
4、就医检查: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抽搐、嗜睡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诊,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排除细菌感染。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宝宝衣着宽松,饮食以流质为主,每4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
宝宝吃奶呛咳可能由哺乳姿势不当、奶速过快、胃食管反流、喉软骨发育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控制奶流量、拍嗝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
1、哺乳姿势不当横抱角度过平或宝宝头部后仰会导致吞咽不畅。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奶后竖抱15分钟。
2、奶速过快奶嘴孔过大或母亲泌乳过急时,奶流速度超过宝宝吞咽能力。家长需更换小孔奶嘴,母乳喂养时可用手指轻压乳晕控制流速。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肌肉松弛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进食后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喂奶后保持直立位。
4、喉软骨发育不全通常伴随喘鸣音、吸气性呼吸困难,与缺钙或发育延迟相关。需儿科确诊后补充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严重时需呼吸支持治疗。
家长应少量多次喂养,选择防胀气奶瓶,若呛咳伴随面色发绀或呼吸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