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腋臭手术后皮肤溃烂和坏死需立即就医处理,可通过清创换药、抗感染治疗、促进愈合、物理治疗及必要时植皮修复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与术后护理不当、局部血供不足、继发感染或个体愈合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1、清创换药
医生会清除坏死组织并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覆盖无菌敷料。若伴有渗液,可能选用吸收性敷料如藻酸盐敷料。每日或隔日换药,避免自行撕扯痂皮。家长需观察儿童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出现渗血渗液及时返院。
2、抗感染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口服药物,或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表现为红肿热痛伴脓性分泌物。禁止随意使用抗生素药膏。
3、促进组织修复
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创面愈合,联合红光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深部坏死需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减轻水肿。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须戒烟以避免血管收缩影响愈合。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消炎消肿,激光治疗能刺激胶原再生。对于浅表溃烂,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创面分泌物。治疗期间避免上肢剧烈活动,睡眠时保持腋区悬空。家长需协助儿童保持治疗体位。
5、手术修复
大面积全层皮肤坏死需行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术前需评估供皮区血供。术后需加压包扎2-3周,使用弹力绷带防止瘢痕增生。瘢痕体质者可能需后续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纤维过度增殖。
术后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汗液刺激创面。每日用温水清洁周围皮肤,禁止使用止汗剂或刮除新生毛发。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胶原合成。恢复期出现发热、创面恶臭或疼痛加剧需紧急复诊。术后2周内禁止提重物及游泳,定期随访至创面完全上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