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子宫内膜癌早期通常发生在子宫内膜层,病灶多局限于子宫体部内膜,主要分为局限型内膜增生、弥漫型内膜增厚两种形式。
1、局限型增生早期癌变可能呈现孤立性息肉样或结节状突起,常见于子宫底部或宫角部位,病理表现为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
2、弥漫型增厚部分病例表现为子宫内膜弥漫性增厚伴腺体结构异常,癌变区域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需通过诊刮病理确诊。
3、肌层浸润少数早期病例已出现浅肌层浸润,但尚未突破子宫浆膜层,影像学可见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不规则。
4、特殊部位绝经后患者可能出现子宫下段或宫颈管内口处病灶,需注意与宫颈癌鉴别诊断。
建议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时及时进行阴道超声和子宫内膜活检,早期诊断可通过手术获得良好预后。
早期前列腺癌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B超检查前列腺癌的准确性主要与肿瘤大小、位置、设备分辨率以及医生经验等因素有关。
1、肿瘤大小直径超过5毫米的肿瘤通常能被高频B超检出,微小病灶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
2、肿瘤位置外周带肿瘤较中央带更易被B超识别,靠近尿道的病灶可能被尿液伪影干扰。
3、设备分辨率经直肠高频超声探头分辨率可达毫米级,腹部B超对早期病灶检出率相对较低。
4、医生经验超声医师对前列腺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图像解读准确性。
建议5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合直肠指诊和磁共振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日常注意观察排尿异常症状,发现血尿或骨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