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到膀胱壁了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到膀胱壁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移动到膀胱壁可能导致排尿困难、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采取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当结石从输尿管移动到膀胱壁时,可能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结石的形成与遗传、环境、生理因素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体内代谢异常,容易形成结石。例如,高钙尿症或胱氨酸尿症患者结石风险较高。
2、环境因素
饮食中高盐、高蛋白、低纤维的摄入,以及饮水不足,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长期生活在高温干燥地区的人群也更容易患病。
3、生理因素
尿液浓缩、pH值异常或尿液中矿物质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结石形成。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增加患病概率。
4、外伤或病理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梗阻或手术史可能导致结石形成或移动。结石从输尿管进入膀胱壁后,可能引起排尿困难、血尿或下腹部疼痛。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放松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
- 口服枸橼酸钾调节尿液pH值,溶解部分结石。
- 抗生素治疗合并感染,如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2、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击碎,便于排出。
3、手术治疗
- 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内镜直接取出或粉碎结石。
-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结石。
- 开放手术:仅在结石过大或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
日常预防与护理
- 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3升,稀释尿液。
-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 适度运动,如快走、跳绳,促进结石排出。
输尿管结石到膀胱壁后需及时就医,根据结石大小和症状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碎石或手术,结合日常预防措施,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结石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输尿管结石看什么科

输尿管结石需要挂泌尿外科进行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或碎石治疗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排石,同时饮食调整和充足饮水也是重要的辅助措施。 1、可能的检查与确诊方式 在泌尿外科,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X光检查来确诊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和大小。除此之外,还可能进行尿液分析,用于检测血尿或尿液中的矿物质异常。确诊后,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药物治疗 对于较小且症状轻微的输尿管结石,药物缓解是常见的方法。例如: 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片,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 排石药物,如排石颗粒,能加速小型结石的自然排泄。 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用来缓解结石导致的强烈绞痛。 在服用药物前需要遵医嘱,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交叉用药问题。 3、手术或微创治疗 如果输尿管结石较大或因严重疼痛、感染等无法自行排出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特殊处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利用声波将结石打碎成小颗粒,方便自然排出。 输尿管软镜或硬镜取石术:通过内窥镜直接进入输尿管取出结石。 经皮肾造瘘取石术:针对特大的结石,经皮肤直接操作清除。 这些治疗一般创伤小、恢复快,但需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4、饮食调整和生活建议 饮食和生活习惯在预防和治疗输尿管结石中同样重要: 每天饮水量要充足建议2000~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巧克力、坚果等,避免过量钙或动物蛋白的摄入。 坚持适量运动,促进泌尿系统正常排石功能。 输尿管结石患者需尽早挂泌尿外科,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减少复发风险,早治早恢复是解决结石问题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