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为什么会得大肠癌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会得大肠癌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大肠癌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慢性肠道炎症、肠道息肉恶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肠镜检查、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化学预防药物。

2、不良饮食: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平衡,减少红肉摄入并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降低风险,伴随腹胀症状时可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调节菌群。

3、慢性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黏膜反复损伤修复,需通过美沙拉嗪控制炎症活动,定期监测肠镜,出现便血症状时需排除癌变。

4、息肉恶变:

腺瘤性息肉超过10毫米时癌变概率明显上升,肠镜下切除是主要手段,术后需定期复查,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需考虑扩大切除范围。

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肠癌筛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癌术后复发并扩散转移如何治疗

胃癌术后复发并扩散转移可通过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性手术等方式综合干预。复发转移性胃癌治疗需根据肿瘤分子分型、转移部位及患者体能状况个体化制定方案。

1、全身化疗

氟尿嘧啶联合铂类为基础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等。化疗可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疼痛、梗阻等症状,但需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2、靶向治疗

HER2阳性患者可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三线治疗。治疗前需完成基因检测明确靶点。

3、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免疫治疗需评估肿瘤突变负荷及PD-L1表达水平,注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4、姑息治疗

针对骨转移采用唑来膦酸镇痛,腹腔转移可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营养支持、止痛治疗等可改善生活质量,必要时放置支架解除消化道梗阻。

建议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评估疗效,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维持体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