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椎动脉狭窄有哪些并发症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椎动脉狭窄有哪些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椎动脉狭窄可能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眩晕综合征、共济失调及猝倒发作等并发症。椎动脉狭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或颈椎病变等因素导致,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动脉狭窄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发性眩晕、视物模糊或肢体无力,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发病机制与狭窄部位微血栓脱落或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关。临床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2、脑梗死

严重椎动脉狭窄可能引发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持续性眩晕、吞咽困难及肢体瘫痪等症状。梗死灶多位于脑干或小脑,与动脉完全闭塞或斑块脱落导致栓塞有关。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后期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眩晕综合征

椎动脉供血不足常导致前庭系统缺血,表现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病与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直接相关。治疗可选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严重者可联合地西泮注射液缓解前庭刺激症状。

4、共济失调

小脑及脑干缺血可引发步态不稳、肢体协调障碍等共济失调表现,多与椎动脉狭窄导致的长时程灌注不足有关。神经功能评估可见指鼻试验阳性、跟膝胫试验不准。康复期可使用盐酸金刚烷胺片、吡拉西坦片配合平衡训练改善症状。

5、猝倒发作

部分患者可能因脑干网状结构缺血出现突发性肌张力丧失而跌倒,意识通常保持清醒,称为猝倒发作。这种现象与椎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干短暂性缺血密切相关。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突然转头动作,必要时可服用尼莫地平片改善血管痉挛。

椎动脉狭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避免颈部剧烈活动。饮食应低盐低脂,适量补充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若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管评估,必要时考虑支架置入或血管成形术等介入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主动脉瘤站着能扪到搏动吗

腹主动脉瘤较大时站着可能扪及搏动,但多数情况下无法直接触及。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局部异常膨大形成的血管病变,其是否可触及与瘤体大小、位置及患者体型密切相关。

当腹主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且位置表浅时,站立状态下可能感受到脐周或上腹部的搏动性包块,尤其体型消瘦者更易发现。这种搏动通常与心跳同步,触诊时有膨胀性搏动感,可能伴随轻微压痛。但需注意,肥胖或腹壁较厚的患者即使存在较大瘤体也难以触及,且部分瘤体可能向腹膜后生长,进一步降低触及概率。

若腹主动脉瘤较小或位置较深,站立时一般无法扪及搏动。早期腹主动脉瘤多无典型症状,常通过超声或CT检查偶然发现。但瘤体破裂风险随直径增大而升高,突发剧烈腹痛、背痛或休克需立即就医。

怀疑腹主动脉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按压,及时进行超声、CTA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控制血压、戒烟可延缓瘤体进展,直径超过5厘米或增长迅速者需评估手术指征。日常需监测血压和症状变化,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