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骨折后一般1-3周开始长骨头,具体时间与骨折类型、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
骨折愈合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炎症期通常持续1-2周,此时断端血肿形成纤维连接。修复期从第2-3周开始,软骨痂逐渐转变为骨痂,X线可见模糊骨痂影。简单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可能在3-4周形成明显骨痂,而股骨颈等血供较差的部位可能需要4-6周。儿童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青少年锁骨骨折约2周即可见骨痂生长。影响愈合速度的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局部血供、固定稳定性等。补钙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有限,关键在于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D和矿物质。吸烟、饮酒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显著延缓愈合进程。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遵医嘱定期复查X线。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饮食需保证每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瘦肉、鱼类及深色蔬菜。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或固定物松动时需及时就医。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通常在骨痂形成后开始逐步增加负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