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伤口愈合后有凸起来的鼓包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伤口愈合后有凸起来的鼓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伤口愈合后出现凸起的鼓包可能是瘢痕体质、感染、或形成瘢痕疙瘩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比如局部药物治疗、医美手段干预或针对感染处理,严重情况需就医检查。
1、瘢痕体质引起的凸起
一些人属于瘢痕体质,伤口愈合后皮肤因胶原纤维过度增生,可能形成隆起的瘢痕或者瘢痕疙瘩。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在手术伤口或外伤后出现,可能伴随轻微瘙痒感甚至长时间不褪。治疗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硅酮凝胶或硅胶贴片,减少瘢痕增生,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修复。若瘢痕疙瘩较严重,可注射糖皮质激素药物,比如曲安奈德,控制纤维组织过度生长。
2、感染引发的局部肿胀
如果伤口愈合过程中清洁不到位,可能导致局部感染。轻微感染时伤口凸起且红肿,可能有化脓迹象。护理上应注意伤口的清洁与干燥,可使用医用碘伏消毒,更换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若怀疑有细菌感染,应及时服用抗生素,常用的如头孢类药物;必要时请医生处理感染部位。
3、皮肤组织异常增生的其他情况
因伤口处皮肤承受过度压迫或拉伸,也可能导致皮肤结构异常增生,形成硬结或纤维瘤样凸起。如果怀疑是此类增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增厚的组织。一些设备疗法如射频治疗也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现象。
出现伤口愈合后的凸起问题时应引起重视,如果伴随疼痛、瘙痒或持续性红肿不适,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通过相应的治疗手段避免问题加重,同时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例如平常注意皮肤清洁和伤口护理,减少出现此类问题的可能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体温35.7度是什么原因导致

体温35.7度可能由环境温度过低、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为减少热量散失会降低体温。建议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穿着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2、甲状腺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率下降,体温偏低。这种情况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怕冷、皮肤干燥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根据病情调整。 3、营养不良: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可能导致体温偏低。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鸡蛋、全谷物、坚果等,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热量。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功能。若怀疑药物导致体温下降,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5、感染问题:部分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病毒性感染等可能导致体温异常。这种情况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病原体侵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寒战、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奥司他韦胶囊等。 保持体温正常需注意日常饮食和运动护理。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和铁的食物,如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功能。运动方面,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同时,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定期监测体温,若持续偏低应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