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术前需评估结石大小与位置,术中配合医生调整体位,术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及并发症预防。
1、术前评估需完善泌尿系统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直径是否小于2厘米、位置是否适合碎石,同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
2、术中配合治疗时需保持固定体位,根据结石位置可能需俯卧或侧卧,通过水囊传导冲击波时可能出现皮肤轻微疼痛感。
3、术后排尿碎石后需大量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是否排出碎石颗粒,出现持续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复诊。
4、并发症预防可能出现肾周血肿或尿路感染,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等药物辅助排石。
治疗后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确认结石清除情况。
肾内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通常建议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是否需要碎石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引起梗阻或感染等因素。
1、结石大小直径5-10毫米的结石多数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处理,超过10毫米的结石可能需要输尿管镜碎石。
2、结石位置肾盂结石比肾盏结石更适合碎石治疗,下盏结石因解剖位置特殊碎石后排出困难。
3、梗阻程度伴有明显肾积水或肾功能损害的结石需及时碎石解除梗阻,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4、感染风险合并尿路感染的结石需先控制感染再行碎石,否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脓毒血症。
结石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