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肝硬化确诊需结合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病因学检查等综合评估。常见检查项目包括血清生化指标、腹部超声、肝脏弹性成像、肝穿刺活检等。
1、肝功能检查血清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异常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凝血功能检测能评估肝脏合成能力,胆碱酯酶下降提示慢性肝病进展。
2、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CT或MRI能清晰显示再生结节和门静脉高压征象,肝脏弹性成像可量化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3、病理学检查肝穿刺活检是诊断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假小叶形成和纤维间隔分布,可明确肝硬化分期,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病因学检查需完善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抗体、铜蓝蛋白等检测,明确乙肝、酒精肝、脂肪肝等具体病因,指导针对性治疗。
确诊肝硬化后应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每3-6个月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严格戒酒并保持优质蛋白饮食。
胆结石患者饮食需注意低脂高纤,避免胆固醇过高食物,主要有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限制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饮食等要点。
1、控制脂肪减少动物油脂和油炸食品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50克,可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脂替代,有助于减轻胆囊收缩负担。
2、增加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西蓝花、苹果等蔬果,可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固醇沉积。
3、限制胆固醇避免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超过200毫克/100克的食物,每日胆固醇摄入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
4、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建议每日5-6餐少量多餐,有助于维持胆汁规律排放。
胆结石患者可适量食用山楂、生姜等具有利胆作用的食物,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若出现剧烈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