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肝硬化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筛查、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断、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以及早期胃癌排查。
1、静脉曲张筛查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较高。胃镜能直接观察曲张静脉程度,评估破裂出血风险。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卡维地洛等药物预防出血。
2、门脉高压胃病门脉高压会引起胃黏膜特殊病变,表现为充血、糜烂等。胃镜是确诊该病的金标准,治疗需控制门脉压力,常用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等药物。
3、出血风险评估胃镜可发现红色征等出血高危特征,对近期有黑便呕血症状者尤为重要。急性出血期可在胃镜下进行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治疗。
4、肿瘤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胃癌发生率增高,胃镜能发现早期黏膜病变。发现可疑病灶时可取活检明确性质,必要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肝硬化患者应每1-2年定期复查胃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术后2小时禁食禁水。日常饮食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避免粗糙尖锐食材划伤曲张静脉。
0.4厘米胆囊息肉多数情况无须立即切除。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评估恶变风险、手术干预。
1、定期复查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恶变征象的胆囊息肉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观察大小及形态变化。
2、超声监测通过高频超声评估息肉基底宽度、血流信号等特征,单发广基息肉或增长迅速者需警惕恶性可能。
3、评估恶变风险年龄超过50岁、合并胆囊结石、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等高风险因素存在时,需考虑胆囊切除术。
4、手术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或具有恶性特征者,0.4厘米息肉若无高危因素通常无须手术。
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酒精刺激,出现右上腹疼痛或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