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内踝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内踝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通过专业医生手法调整骨折位置,恢复骨骼正常解剖结构。
2、石膏固定:复位后需用石膏固定4-6周,限制踝关节活动,保持骨折端稳定。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接骨七厘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促进骨愈合。药物治疗可能与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4、手术治疗:严重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可能与高能量损伤、骨质量差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
康复期可适量补充牛奶、鱼类等高钙食物,逐步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
莫名其妙的肌肉酸痛可能由过度运动、睡眠不足、电解质紊乱、肌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补充电解质、抗炎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过度运动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会导致肌肉酸痛,建议停止运动并热敷按摩,无须特殊用药。
2、睡眠不足睡眠缺乏会影响肌肉修复,需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神经调节。
3、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可能引发肌肉痉挛酸痛,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香蕉牛奶补充电解质。
4、肌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持续酸痛伴肌无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泼尼松、甲氨蝶呤等药物。
日常注意运动前后热身拉伸,均衡摄入含镁坚果和深绿色蔬菜,若酸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