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胃隐隐作痛伴随腹泻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饮食不当食用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表现为隐痛和腹泻。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等药物。
2、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压力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隐痛伴排便次数增多。需规律作息并减少焦虑,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调节功能。
3、急性胃肠炎多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除隐痛腹泻外可能伴随发热。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可选用诺氟沙星、洛哌丁胺、蒙脱石散等药物,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
4、肠易激综合征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表现为反复腹痛及排便习惯改变。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可选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蒙脱石散等药物配合心理疏导。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时需及时消化科就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并避免腹部受凉。
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一般不超过12.9毫克/分升,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更久。
1、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12.9毫克/分升,早产儿<15毫克/分升,通常无需治疗,加强喂养促进排泄即可。
2、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或上升过快,可能与溶血、感染等因素有关,需光疗或药物干预,表现为皮肤黄染加重、嗜睡等症状。
3、母乳性黄疸胆红素值可持续2-3个月但不超过15毫克/分升,暂停母乳喂养后数值下降可确诊,一般不影响健康。
4、胆道闭锁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需手术干预,表现为灰白色大便和浓茶色尿液,需在60天内确诊治疗。
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保证充足喂养,若巩膜或四肢发黄、精神差需立即就医,避免阳光直射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