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为什么眼眶骨折的脸肿了?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眼眶骨折的脸肿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眼眶骨折后脸肿通常是由于骨折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出血和炎症反应所致。眼眶骨折可能由外伤、运动伤害、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眼周肿胀、淤血、疼痛等症状。

1、组织损伤

眼眶骨折会导致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血管和神经受到损伤。骨折断端可能刺破血管,引发局部出血和血肿,血液和组织液积聚在眼周皮下,造成明显肿胀。损伤还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和局部感觉异常。早期可冷敷减少出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严重时需手术修复骨折。

2、炎症反应

骨折后机体启动炎症反应,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和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炎症反应可能伴随发红、发热等表现,通常持续3-5天达到高峰。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

3、淋巴回流受阻

骨折后局部淋巴管可能受压或断裂,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淋巴液富含蛋白质,滞留在组织间隙会加重肿胀,这种肿胀质地较硬,按压后凹陷恢复慢。可抬高头部促进回流,配合轻柔按摩,必要时使用七叶皂苷钠片改善淋巴循环。

4、继发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皮肤破损时,细菌侵入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肿胀加重、局部发红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会加剧炎症和水肿,需及时处理。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手术清创。

5、眶内压增高

严重骨折可能导致眶内出血或组织水肿,使眶内压力增高,压迫眼球和视神经。表现为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等,属于急症需立即处理。可静脉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眶压,必要时手术减压。长期眶压增高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

眼眶骨折后应避免揉搓或压迫肿胀部位,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后期改为热敷促进吸收。保持头部抬高姿势,减少盐分摄入避免水肿加重。若出现视力模糊、剧烈头痛、持续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造成再次外伤的活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热射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热射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避免高温环境、及时补充水分、穿着透气衣物、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关注身体信号等。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需高度重视预防。

1、避免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是热射病的主要诱因,应尽量减少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停留。夏季尽量避免在正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外出。室内应保持通风,必要时开启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特殊职业人群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需注意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

2、补充水分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预防热射病至关重要。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大量出汗散热,容易导致脱水。建议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水分,可选择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咖啡因的饮品,这些物质会加速脱水。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需主动增加饮水量。

3、穿着透气衣物

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有助于散热。棉质、亚麻等天然纤维材料吸汗性好,能帮助汗液蒸发带走热量。户外活动时可佩戴宽檐帽遮挡阳光,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避免穿着深色、紧身或合成纤维衣物,这些衣物会阻碍散热并增加体表温度。

4、合理安排活动

高温天气应调整运动和工作强度,避免剧烈活动。如需进行户外运动,应循序渐进,给身体适应时间。运动过程中注意休息,选择阴凉处恢复体力。工作场所应提供必要的休息区域,实行轮班制度,避免持续高温作业。老年人、肥胖者和慢性病患者更需控制活动强度。

5、关注身体信号

早期识别中暑症状可有效预防热射病发生。

预防热射病需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凉爽,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外出活动。饮食上可多食用含水量高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等。适当进行耐热训练可提高身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但需循序渐进。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补充水分。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家人应特别关注其防暑情况,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获取专业建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