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阑尾炎输液一周仍发烧可能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或并发症,需排查腹腔脓肿、耐药菌感染、阑尾穿孔或输液方案不当等因素。
1、腹腔脓肿阑尾炎化脓未及时控制可能形成局部脓肿,表现为持续发热伴腹痛加剧。需通过腹部超声或CT确诊,必要时穿刺引流联合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治疗。
2、耐药菌感染初始抗生素未能覆盖致病菌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需进行血培养调整用药,可更换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强效抗生素。
3、阑尾穿孔阑尾壁坏死穿孔会引起持续性感染灶,典型症状为高热和腹膜刺激征。应急诊手术切除阑尾并腹腔冲洗,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
4、输液方案不当抗生素种类选择错误、剂量不足或疗程过短均影响疗效。需重新评估病原学依据,调整给药方案并监测体温变化。
建议立即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持续发热超过38.5℃或出现寒战需警惕脓毒症,应尽快就医评估手术指征。
过期的酒精不建议用于消毒伤口。酒精过期后消毒效果下降,可能滋生微生物,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1、消毒效果降低酒精挥发会导致浓度低于75%,无法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建议使用有效期内的医用酒精或碘伏替代。
2、微生物污染风险开封后酒精可能被环境微生物污染,过期后污染概率更高。伤口消毒应选择无菌包装的消毒剂。
3、有害物质生成酒精长期储存可能氧化产生乙醛等刺激性物质。接触伤口可能引起疼痛或延缓愈合。
4、皮肤刺激加重变质酒精可能改变理化性质,增加对破损皮肤的刺激性。儿童或敏感肌肤更应避免使用。
日常储备消毒剂时注意查看有效期,小伤口可先用流动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