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骨折物理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具体时间与骨折类型、损伤程度、个体恢复能力等因素有关。
单纯性骨折且无严重软组织损伤时,物理治疗周期通常为1-2个月。此阶段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为目标,早期采用冷敷和抬高患肢,后期逐步介入低频脉冲电刺激和超声波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根据骨痂形成情况调整方案。若骨折涉及关节面或伴有韧带损伤,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2-3个月。此时需结合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强化,例如使用CPM机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配合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高龄患者或合并骨质疏松时,骨愈合速度较慢,需额外增加冲击波治疗促进骨再生。治疗期间应避免过早负重,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骨折后物理治疗需持续至功能完全恢复,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期间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若出现疼痛加剧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