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跟骨牵引的步骤主要有皮肤消毒、局部麻醉、定位穿刺、安装牵引装置。
1、皮肤消毒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足跟部皮肤进行彻底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2、局部麻醉在跟骨穿刺点注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减轻操作疼痛。
3、定位穿刺通过X线定位确定进针点,使用骨钻或斯氏针从跟骨结节外侧向内侧穿刺。
4、安装牵引连接牵引弓与牵引绳,通过滑轮系统施加适当重量,通常起始重量为体重的1/7-1/10。
牵引期间需定期检查神经血管功能和针道情况,保持针道清洁干燥,避免过度牵引导致软组织损伤。
骨裂是否需打石膏取决于损伤程度,轻微骨裂可通过支具固定、限制活动等方式处理,严重骨裂通常需石膏固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骨折稳定性、部位、年龄及并发症风险。
1. 骨折稳定性稳定性骨裂无明显移位时,可采用功能性支具或弹性绷带固定,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
2. 损伤部位非承重骨如肋骨、锁骨骨裂多无须石膏,而四肢承重骨骨裂需石膏保护以避免二次损伤。
3. 患者年龄儿童骨愈合快且塑形能力强,部分青枝骨折可选用夹板;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需更严格固定。
4. 并发症风险开放性骨折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时,石膏固定能降低感染和畸形愈合概率,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骨裂后应避免患处负重,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定期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出现肿胀加剧或感觉异常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