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龋齿补牙后出现牙疼可通过调整饮食、冷敷缓解、药物镇痛、复查处理等方式改善。疼痛通常由填充材料刺激、牙齿敏感、继发龋齿、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选择温软食物减少对补牙部位的机械刺激。建议用健侧咀嚼,避免填充物受力脱落。
2、冷敷缓解用冰袋包裹毛巾外敷患侧面部,每次10-15分钟可减轻局部肿胀疼痛。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3、药物镇痛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缓解疼痛,需遵医嘱使用。
4、复查处理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夜间痛,可能与填充过高、继发龋齿或牙髓感染有关,需及时复诊调整咬合或进行根管治疗。
补牙后1-2周内避免用患牙咀嚼粘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保护牙齿。
固定假牙和活动假牙各有优缺点,选择需根据患者口腔条件、经济预算及功能需求综合评估。固定假牙稳定性高但价格较贵,活动假牙适应症广且便于清洁维护。
1、固定假牙通过牙冠或种植体固定于口腔,咀嚼效率接近天然牙,适用于缺牙数量较少且邻牙健康者,但需磨除部分健康牙体组织,费用通常较高。
2、活动假牙可自行摘戴的修复方式,适应范围广且价格较低,但初期存在异物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需定期调整或更换。
3、混合修复结合固定与活动修复特点的附着体义齿,在特定情况下可兼顾美观与功能,但对基牙条件要求较高,维护成本高于常规活动假牙。
4、种植修复以种植体为基础的固定修复方式,不损伤邻牙且能延缓骨吸收,但治疗周期长、费用高,需评估患者骨量及全身健康状况。
建议就诊时携带既往口腔检查资料,由修复科医生评估牙周状况、咬合关系及剩余牙体条件后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