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吃木耳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皮肤黄染、意识模糊等症状。木耳中毒通常与不当泡发或变质木耳中的米酵菌酸等毒素有关,严重时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1、恶心呕吐
误食有毒木耳后1-3小时内可能出现频繁恶心呕吐。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引发保护性反射,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此时需立即停止进食,饮用温盐水帮助催吐,并保留呕吐物样本供医疗检测。若呕吐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随高热,须紧急就医洗胃处理。
2、腹痛腹泻
毒素作用于肠道会引起阵发性脐周绞痛,排便次数可达每日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黏液状。部分患者出现里急后重感,严重腹泻可导致脱水。可临时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但禁止自行服用止泻药物,以免阻碍毒素排出。出现血便或持续腹痛需进行肠镜检查。
3、头晕乏力
米酵菌酸等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后,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表现为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缺氧症状,与毒素抑制细胞线粒体功能有关。此时应绝对卧床休息,监测血压血氧,避免跌倒造成二次伤害。出现抽搐或昏迷提示病情危重。
4、皮肤黄染
中毒后2-3天可能出现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尿液呈浓茶色。这是毒素引发急性溶血或肝细胞坏死的表现,伴随肝区叩击痛和血清转氨酶升高。需立即住院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治疗,延误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5、意识模糊
重症患者可出现谵妄、定向力障碍等中枢神经症状,与毒素透过血脑屏障相关。部分病例会发展为昏迷伴瞳孔散大,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此类情况死亡率较高,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认知功能障碍。
预防木耳中毒需注意:干木耳应冷藏泡发且不超过4小时,泡发后体积膨胀不明显或黏液增多者禁止食用。烹饪时需100℃加热10分钟以上,凉拌木耳需沸水焯烫3分钟。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就医,携带剩余木耳样本协助检测。恢复期饮食以低脂流质为主,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神经修复。日常建议购买正规渠道木耳,避免采摘野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