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牙周炎的中医理论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牙周炎的中医理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珊
高珊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牙周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牙宣”、“齿衄”等范畴,主要与脾胃湿热、肾虚火旺、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牙周炎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脾胃和肾脏的功能失衡。脾胃湿热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肾虚火旺则可能引发牙齿松动、牙龈萎缩,而气血不足则使牙龈失养,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症状。中医治疗牙周炎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补益气血等方法改善症状,同时结合外治法如中药漱口、针灸等缓解局部炎症。
1、脾胃湿热:脾胃湿热是牙周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导致。湿热蕴结于脾胃,上蒸于牙龈,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中药如黄连、黄芩、茯苓等,可煎汤内服或制成漱口液外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等。
2、肾虚火旺:肾虚火旺多见于中老年人,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用中药如知母、黄柏、熟地黄等,可煎汤内服或制成丸剂服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食用滋阴食物如黑芝麻、枸杞等。
3、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导致牙龈失养,表现为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症状。治疗以补益气血为主,常用中药如黄芪、当归、党参等,可煎汤内服或制成膏方服用。饮食上应多食用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4、外感风热:外感风热侵袭牙龈,可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常用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可煎汤内服或制成漱口液外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以促进体内热毒排出。
5、情志失调:情志失调如长期焦虑、抑郁等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诱发或加重牙周炎症状。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常用中药如柴胡、香附、白芍等,可煎汤内服或制成丸剂服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瑜伽、冥想等,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中医治疗牙周炎注重整体调理,强调饮食、情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问题。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与日常调护相结合,可有效改善牙周炎症状,维护口腔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疼只能用冷水缓解怎么办

牙疼用冷水缓解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根管治疗、手术拔牙等方式处理。

1. 龋齿

牙齿硬组织被腐蚀形成龋洞,冷刺激可暂时麻痹神经。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甲硝唑片。

2. 牙髓炎

牙髓组织感染引发剧烈疼痛,冷水可降低髓腔压力。急性期需开髓引流,慢性期行根管治疗,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替硝唑片控制炎症。

3. 根尖周炎

根尖区化脓性炎症导致咬合痛,冷敷能减轻肿胀。需配合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必要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洛索洛芬钠片、奥硝唑胶囊等药物。

4. 智齿冠周炎

阻生智齿周围软组织感染引发放射痛,冷刺激收缩血管缓解症状。急性期需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后拔除智齿,可选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塞来昔布胶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避免长期依赖冷敷掩盖病情,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口腔,出现持续疼痛或面部肿胀应及时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