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2型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代谢手术等方式控制病情。2型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达格列净通过尿液排糖。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3、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患者,需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需定期监测血糖调整剂量。
4、代谢手术对于重度肥胖患者,胃旁路手术或袖状胃切除术可显著改善血糖。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2型糖尿病需长期综合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和并发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控制。
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特点是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通常表现为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极低或无法测得。
1、绝对缺乏: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几乎无胰岛素分泌功能,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2、空腹低下:基础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空腹血糖显著升高,易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3、餐后缺失:进食后无正常胰岛素分泌高峰,餐后血糖急剧上升,需通过注射速效胰岛素模拟生理性分泌。
4、C肽阴性:血清C肽检测水平极低,可作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根据饮食和运动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