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牙龈上长了个脓包怎么办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牙龈上长了个脓包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牙床上长脓包后的处理方法,首先是进行牙齿的对症处理,第二是进行脓包的戳破后释放内部的脓液,从而有效进行局部的冲洗,消炎,可以有效的对症处理,解决脓包的刺激。一般造成脓包的主要原因是牙齿发炎引起的神经性病变造成的根尖炎症,根尖周炎症是龋齿严重而导致的,需要采取及时的牙齿根管治疗后把内部的感染物清除掉才可以有效的缓解,消炎后及时进行根管充填,把局部组织空隙充填起来,防止出现后续的炎症加重等现象发生。同时保持口腔卫生,一旦发现龋齿时需要进行及早补牙治疗,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漱口,定期洁牙,才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脓包的持续和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每个月都会发烧是怎么回事

宝宝每个月都会发烧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有关。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通常表现为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能伴随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1、免疫力低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更易反复发热。家长需注意保持母乳喂养以增强免疫力,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疫苗。若怀疑免疫异常,需就医进行免疫功能检测。

2、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常见病原体易引起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感染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对症治疗。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隔离患病家庭成员。

3、细菌感染

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细菌性疾病可能导致周期性发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往往持续较久,体温波动较小。需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应观察宝宝排尿情况,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

4、疫苗接种反应

常规免疫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通常持续1-2天。这类发热多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体温很少超过38.5摄氏度。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家长需记录接种时间与发热关系,若高热不退需排除偶合感染。

5、环境温度变化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环境过热或包裹过厚可能导致"捂热综合征"。表现为面部潮红、体温升高但无感染征象。家长应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穿着适宜,避免使用电热毯。夏季需注意补充水分,冬季避免过度使用取暖设备。

家长应建立宝宝体温监测记录,包括发热时间、持续时间、最高温度及伴随症状。保持居室湿度在50%-60%,每日通风2-3次。饮食上提供易消化的米粥、蔬菜泥等,避免强迫进食。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皮疹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完善血常规、微量元素等基础筛查,排除潜在疾病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