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结石病反复发作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液体摄入、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控制。结石复发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水不足、高盐饮食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摄入,限制动物蛋白和钠盐。每日钙摄入建议维持在800-1200毫克,可选用低脂乳制品。
2、增加液体摄入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保持尿量充足,尿酸结石患者可饮用柠檬水碱化尿液。建议家长帮助儿童制定规律饮水计划。
3、药物治疗尿酸结石可使用别嘌呤醇,感染性结石需配合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钙结石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尿液分析。
4、体外碎石治疗直径超过5毫米的肾盂结石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结石可配合输尿管镜取石。术后需加强影像学随访防止残留结石再生。
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成分分析和泌尿系超声检查,保持适度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长期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超过1000毫克/日。
肾结石碎石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排尿不适、发热等反应,通常与碎石操作、结石排出过程及潜在感染有关。
1、血尿碎石过程中可能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导致短暂性血尿。多数为淡红色尿液,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建议增加饮水量帮助冲刷尿道。
2、腰痛结石碎片移动可能刺激输尿管引发绞痛,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相关。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山莨菪碱片或曲马多缓释片缓解症状。
3、排尿不适碎石后排尿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或灼热感,与结石碎片排出刺激尿道有关。若合并尿路感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
4、发热体温超过38℃可能提示尿路感染或肾盂积水,需及时就医排查。可能与碎石后细菌逆行感染有关,需进行尿培养并静脉使用抗生素。
术后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净情况,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