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肾区持续疼痛可能由肾结石、肾盂肾炎、肾囊肿或腰椎病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检查明确诊断。
1. 肾结石肾结石移动可能刺激输尿管或肾盂引发绞痛,疼痛常向会阴放射,可伴有血尿。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碎石,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栓、坦索罗辛及枸橼酸氢钾钠。
2. 肾盂肾炎细菌感染导致的肾实质炎症多伴随发热、排尿灼痛,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3. 肾囊肿增大的囊肿压迫肾包膜可引起钝痛,超声检查可确诊。无症状小囊肿无须处理,巨大囊肿需穿刺硬化或腹腔镜手术。
4. 腰椎病变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可能被误认为肾区疼痛,需通过CT鉴别。治疗包括理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严重者需椎间孔镜手术。
避免高盐高嘌呤饮食,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突发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急症。
膀胱内结石可遵医嘱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促进排石,同时建议增加饮水量并适当运动。
1、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该药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适用于尿酸成分结石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坦索罗辛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排出。可能引起头晕或体位性低血压。
3、双氯芬酸钠栓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排石过程中的肾绞痛症状。直肠给药需注意局部刺激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4、中成药辅助尿石通丸、排石颗粒等中成药可通过利尿通淋作用辅助排石,需配合大量饮水使用。
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感染时建议及时就医,药物排石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