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立即住院治疗,通过胰岛素静脉滴注、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转危为安。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早期通过控制血糖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等药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视网膜病变在未出现玻璃体积血前,采用激光光凝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可保留部分视力。周围神经病变使用甲钴胺片联合普瑞巴林胶囊营养神经,配合物理治疗可改善麻木症状。
部分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合并广泛坏疽,可能需要截肢手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这类晚期并发症治疗难度显著增加,但通过多学科协作仍可延长生存期。所有并发症治疗均需建立在血糖长期达标基础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需每3-6个月筛查并发症,监测血压血脂,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足部每日检查有无破损,穿着透气棉袜与合脚软底鞋。出现视力模糊、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并发症管理需要内分泌科、眼科、肾内科等多科室协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