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肝功能检查中ALT高而AST正常通常不算严重,但需结合具体数值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ALT升高可能与肝脏轻度损伤、脂肪肝、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AST正常则提示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概率较低。建议完善超声、肝炎病毒筛查等进一步检查。
ALT轻度升高常见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乙肝携带状态或某些药物副作用。这种情况下肝脏代偿功能良好,AST保持正常范围,多数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戒酒、控制体重、停用肝损药物后指标可逐渐恢复。部分人群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短暂性ALT升高,复查时多能自行回落。
当ALT持续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时需警惕慢性肝炎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理状态。即使AST正常,若伴随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或检查发现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下降等异常,可能提示肝细胞炎症进展。此时需通过肝穿刺活检等明确病因,必要时启动抗病毒或免疫抑制治疗。
建议ALT升高者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若指标持续异常或出现腹胀、皮肤瘙痒等表现,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脏弹性检测等专项检查。
蜂窝织炎和脓肿是两种不同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理特征主要区别在于组织受累范围和脓液积聚情况。蜂窝织炎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弥漫性炎症,而脓肿则是局部脓液积聚形成腔隙。
蜂窝织炎累及皮肤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及皮下组织水肿,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血管扩张充血,但无明确边界。脓肿则局限在特定区域,周围形成由肉芽组织构成的脓腔壁,中央为坏死组织和脓细胞聚集,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清晰。
蜂窝织炎以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主,组织学显示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分离,但无组织坏死液化。脓肿则表现为局部化脓性坏死,可见脓液由坏死组织、细菌、炎性细胞构成,周围有纤维组织包裹形成脓肿膜。
蜂窝织炎病原体在组织中弥散分布,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脓肿病原体集中在脓腔中央,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脓液培养阳性率较高。
蜂窝织炎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肿热痛,皮肤呈橘皮样改变。脓肿则表现为波动性肿块,中央可有脓头形成,穿刺可抽出脓液。超声检查蜂窝织炎显示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脓肿则显示液性暗区。
蜂窝织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脓肿除抗生素外需切开引流,必要时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和搔抓。出现皮肤红肿热痛应及时就医,蜂窝织炎患者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抗生素,脓肿患者引流后需定期换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需增强体质。治疗期间应抬高患肢,避免压迫感染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