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胃癌可通过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胃病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可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胃部分切除术,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进行全胃切除术。手术需结合肿瘤分期、位置等因素决定。
2、化疗常用化疗方案包含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等药物组合。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配合支持治疗。
3、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MSI-H/dMMR型胃癌。免疫治疗需评估肿瘤突变负荷及患者体能状态。
胃癌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胃镜,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胃癌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恶心呕吐。症状发展通常从轻微不适逐渐加重,需警惕持续消化不良或贫血表现。
1、上腹隐痛:早期多为间歇性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与胃黏膜受刺激或浅表溃疡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等胃黏膜保护剂。
2、食欲减退:胃功能受损导致早饱感,可能伴随反酸,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采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三联疗法。
3、体重下降:非刻意减重情况下半年内体重降低超过5%,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排除胃癌消耗性代谢可能。
4、恶心呕吐:肿瘤生长导致幽门梗阻时出现,晚期可能呕咖啡样物,需胃镜明确出血部位,可使用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物。
40岁以上人群出现持续两周以上消化道症状建议胃镜检查,日常注意分餐制、减少腌制食品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