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促甲状腺激素低怎么回事呢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促甲状腺激素低怎么回事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促甲状腺激素低可能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功能减退、药物影响、妊娠期生理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定期监测、饮食调整等方式干预。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产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体重下降、多汗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等药物。

2. 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与垂体肿瘤、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有关,常伴随乏力、低血压、月经紊乱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3. 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多巴胺类药物可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用药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4. 妊娠期生理变化

妊娠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可能暂时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通常孕中期自行恢复。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无须特殊治疗。

日常注意限制高碘食物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状腺减退患者不吃药会怎么样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未规范用药可能导致代谢减慢、心血管风险增加、神经系统损害及黏液性水肿昏迷。病情发展通常经历代偿期、失代偿期、并发症期三个阶段。

1、代谢紊乱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显著降低基础代谢率,常见怕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建议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钠剂量。

2、心脏病变

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心动过缓、心包积液等心血管问题。临床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甲状腺片等药物替代治疗,需配合心电图监测。

3、神经损伤

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可能逐渐显现。治疗需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在正常范围,必要时联合营养神经药物。

4、危象风险

严重者可发生黏液性水肿昏迷,病死率较高。危急时需静脉补充甲状腺激素,配合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硒元素及优质蛋白,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