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一样吗?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一样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律失常和窦性心律不齐不完全相同,窦性心律不齐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特殊类型。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跳节律、频率或传导障碍的总称,涵盖多种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窦性心律不齐特指由窦房结主导的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轻度增快、呼气时心率轻度减慢,常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青少年,通常与呼吸周期相关,属于生理性改变,无须特殊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与其他心律失常的区别在于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病理性心律失常多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心脏结构异常等引起,可能伴随心悸、胸闷、晕厥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而窦性心律不齐多为良性,若未合并其他心脏疾病,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改变。

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持续心悸、胸痛或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下壁心肌梗死是什么

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脏下壁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通常表现为胸痛、恶心、出汗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病因:下壁心肌梗死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恶心等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导致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则可能完全阻塞血流,引发心肌缺血坏死。 2、症状:下壁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伴随恶心、呕吐、出汗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休克,需高度警惕。 3、诊断:心电图是诊断下壁心肌梗死的重要工具,常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心肌酶谱检查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可进一步确认诊断,冠脉造影可明确病变部位。 4、治疗: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需在发病6小时内使用,PCI手术可迅速恢复血流,降低心肌损伤。 5、预后:下壁心肌梗死的预后与及时治疗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生存率。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控制危险因素。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克,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适量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血压等指标,遵医嘱调整用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