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心肌肥大的症状主要包括活动后气促、胸闷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其危害可能涉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1、早期表现:活动后气促是常见早期症状,因心肌舒张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轻度体力活动即可诱发,建议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
2、进展期症状:胸闷胸痛多与心肌缺血相关,肥厚心肌压迫冠状动脉或需氧量增加所致,可通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解症状。
3、终末期表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左心衰竭,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需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前负荷并抬高床头睡眠。
4、继发损害:下肢水肿反映右心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液渗出,除利尿治疗外需评估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出现晕厥或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
心肌梗死前壁与下壁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前壁心梗通常影响范围更大,可能并发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而下壁心梗易合并右心室受累或低血压。
1. 前壁心梗特点前壁心肌梗死多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导致,心肌坏死面积较大,易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并发症,心电图表现为V1-V4导联ST段抬高。
2. 下壁心梗特点下壁心肌梗死常由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可能合并右心室梗死,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心电图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部分患者伴有后壁或右室受累。
3. 并发症差异前壁心梗更易导致泵功能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下壁心梗可能引发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合并右室梗死时需谨慎补液治疗。
4. 预后评估前壁心梗住院死亡率相对较高,但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时预后同样不良,两者均需紧急血运重建,最终严重程度取决于梗死面积、侧支循环及救治时效。
无论心梗部位如何,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血小板、调脂等二级预防治疗,定期复查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