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眼底病变是高血压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眼底病变是高血压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申家泉
申家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眼底病变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改变。高血压引起的眼底病变主要有视网膜动脉痉挛、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视网膜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类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通过降压治疗和定期眼底检查干预。

1、视网膜动脉痉挛

高血压早期可引起视网膜小动脉功能性收缩,表现为动脉管径不均匀变细。这种情况多为一过性,血压下降后血管痉挛可缓解。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但通常无永久性视力损害。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眼底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

2、视网膜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壁增厚、透明度降低,出现铜丝状或银丝状改变。动脉交叉处可见动静脉压迹,严重者发生动脉白鞘。这些改变反映全身血管硬化程度,需通过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控制血压,同时监测血脂血糖。

3、视网膜出血

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火焰状或点片状出血。出血多位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若累及黄斑区会影响中心视力。这种情况提示血压控制不佳,需调整降压方案,可联合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

4、视网膜水肿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可引起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导致血浆成分渗漏形成视网膜水肿。黄斑区水肿会显著影响视力,表现为视物变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准确评估水肿程度,治疗需强化降压,可选用厄贝沙坦片联合氢氯噻嗪片,严重者需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5、视神经乳头水肿

恶性高血压可能引起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表现为视盘边界模糊、静脉迂曲扩张。这是高血压急症的表现,可能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常用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注射液,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同时密切监测视力变化。

高血压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日常需低盐饮食,限制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斜视眼位检查方法

斜视眼位检查方法主要有角膜映光法、遮盖试验、三棱镜遮盖试验、同视机检查。

1、角膜映光法

通过观察角膜上光反射点的位置判断眼位偏斜方向,适用于初步筛查。

2、遮盖试验

交替遮盖双眼观察眼球运动情况,可鉴别显性斜视与隐性斜视。

3、三棱镜遮盖试验

结合三棱镜定量测量斜视度,是诊断斜视类型的金标准。

4、同视机检查

评估双眼视功能及立体视,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建议发现眼位异常时及时到眼科进行专业检查,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双眼视功能发育。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