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珊
高珊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监测胎心、调整体位、吸氧、控制宫缩频率及必要时终止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可能与胎盘功能减退、脐带异常、母体疾病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1、胎心监测

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心率异常,如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护理人员需每小时记录胎心率曲线,出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胎心监护仪需定期校准,避免数据误差。胎心率基线正常范围为110-160次/分,持续超过160次/分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2、体位调整

指导孕妇采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增加胎盘血流量。避免仰卧位导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若脐带受压可疑,可通过膝胸卧位缓解压迫,每次保持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

3、氧气吸入

通过面罩给予孕妇40%浓度氧气,流量6-8L/min,每次持续3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吸氧可提高母体血氧饱和度,促进氧通过胎盘扩散。需监测孕妇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血管收缩。

4、宫缩调控

对于宫缩过频导致的窘迫,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给药期间监测孕妇心率血压,警惕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同时记录宫缩频率强度,目标将宫缩控制在10分钟3次以内,每次持续时间小于60秒。

5、终止妊娠准备

当胎心持续异常伴羊水Ⅲ度污染时,需做好急诊剖宫产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建立双静脉通路,备齐新生儿复苏设备。阴道分娩者可行会阴侧切缩短产程,产钳助产需评估胎头位置。所有操作需在胎心监护下进行,娩出后立即清理新生儿呼吸道。

护理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每日记录胎动次数,正常为每小时3-5次。饮食宜少量多餐,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超过80克,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孕妇情绪紧张可能加重胎儿缺氧,可通过呼吸训练缓解焦虑。出现胎动骤减或阴道流液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抢救时机。出院后建议每周产检,持续关注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剖腹产和顺产的利弊

剖腹产和顺产各有其优缺点,选择哪种分娩方式需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剖腹产适用于胎位不正、胎盘前置、胎儿窘迫等特殊情况,能够迅速结束分娩,降低母婴风险,但术后恢复较慢,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顺产是自然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有益,产后恢复较快,但分娩过程可能较长,疼痛感较强,且存在难产风险。剖腹产和顺产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孕妇健康状况、胎儿情况以及确保母婴安全。 1、剖腹产优点:剖腹产能够快速结束分娩,特别适用于胎位不正、胎盘前置、胎儿窘迫等紧急情况。手术过程相对可控,能够降低分娩过程中母婴的风险。剖腹产还能够避免顺产可能导致的会阴撕裂等问题。 2、剖腹产缺点:剖腹产是一种手术,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可能引发感染、出血、血栓等并发症。剖腹产还可能影响子宫的恢复,增加再次怀孕时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的风险。剖腹产对母婴的长期健康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3、顺产优点:顺产是自然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有益。顺产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挤压,有助于肺部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建立。顺产产后恢复较快,疼痛感较轻,且能够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顺产缺点:顺产过程可能较长,疼痛感较强,对孕妇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较高。顺产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产、胎儿窘迫等风险,必要时需转为剖腹产。顺产还可能导致会阴撕裂、产后出血等问题。 5、选择建议:剖腹产和顺产的选择应根据孕妇健康状况、胎儿情况以及医生建议综合考虑。对于胎位不正、胎盘前置、胎儿窘迫等特殊情况,剖腹产是更安全的选择。对于健康孕妇,顺产是更为推荐的分娩方式。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确保母婴安全,做好产后护理和康复工作。 剖腹产和顺产的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顺产孕妇可通过孕期瑜伽、散步等方式增强体力,剖腹产孕妇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无论哪种分娩方式,产后都应注重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确保母婴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