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骨折后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7-30天,具体与骨折类型、部位及个体恢复差异有关。
轻微骨裂或稳定性骨折疼痛多在7-14天缓解,此时骨折端初步稳定,局部肿胀消退。上肢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疼痛期较短,下肢承重部位如胫骨骨折可能持续2-3周。疼痛减轻与骨痂形成相关,初期需严格制动并使用支具固定,避免二次损伤。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软组织损伤时,疼痛可能延长至3-4周,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儿童骨折因愈合速度快,疼痛期较成人缩短三分之一左右。
若30天后仍持续剧痛或出现搏动性疼痛,可能提示愈合延迟、感染或内固定物松动。复杂性骨折如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因血供差,疼痛期可达4-6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愈合缓慢,疼痛持续时间可能超过常规范围。疼痛管理需结合冷热敷交替、阶梯镇痛药物及康复训练,但禁止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
建议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疼痛未按预期缓解时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避免吸烟及酒精摄入影响愈合。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练习。
锁骨骨折取钢板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功能锻炼、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早负重。
1、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遵医嘱定期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术后两周内避免沾水。
2、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6周后开始主动康复训练,以恢复肩部肌力和关节活动度。
3、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
4、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需拍摄X线片评估骨愈合情况,医生确认骨痂形成良好前禁止提重物或对抗性运动。
恢复期间出现患处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诊,睡眠时建议健侧卧位避免压迫手术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