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腹膜炎为什么会尿量少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腹膜炎为什么会尿量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腹膜炎患者尿量减少通常与炎症反应、体液失衡或肾功能受损有关。腹膜炎可能由腹腔感染、脏器穿孔、外伤等因素引起,尿量减少主要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灌注下降、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相关。

腹膜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生成减少。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可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影响其重吸收功能。腹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压迫下腔静脉,进一步减少回心血量。部分患者因疼痛或感染性休克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加重少尿症状。

严重腹膜炎可能合并急性肾损伤,此时尿量减少更为明显。细菌毒素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管坏死。腹腔脓肿形成后可能引起脓毒血症,造成肾血管收缩。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因体位性水肿加重体液分布异常。少数情况下,腹膜炎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会导致不可逆的少尿。

建议腹膜炎患者记录24小时尿量,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早期发现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利尿药物。治疗需控制感染源,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恢复期可适量增加饮水量,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透腹膜炎还能继续腹透吗?

腹透腹膜炎患者若感染控制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通常可以继续腹膜透析。若存在严重感染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暂停腹透并转为临时血液透析。

腹透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但并非所有情况均需终止腹透。当患者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后,腹透液变清、腹痛消失、透出液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且无隧道感染或腹膜功能恶化时,可继续原透析方案。此时需加强出口处护理,每日更换敷料,使用碘伏消毒液预防感染,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唑林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同时需监测透出液性状、体温及炎症指标,避免导管牵拉或污染。

若患者出现持续高热、透出液浑浊加重、腹膜超滤功能丧失或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则需暂停腹透。此时可能需拔除腹膜透析管,临时改为血液透析,待感染完全控制后重新评估腹膜功能。对于真菌性腹膜炎或反复细菌性腹膜炎发作患者,通常建议永久转为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定期检测电解质和残余肾功能。

腹透腹膜炎患者无论是否继续腹透,均需注意个人卫生,接触导管前规范洗手,避免盆浴或游泳。饮食上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鱼肉,限制磷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若出现透出液异常或发热,应立即联系腹透中心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