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质疏松检查什么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质疏松检查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检查通常包括骨密度测试、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骨骼强度、排查潜在病因以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1、骨密度测试
骨密度测试是骨质疏松的主要筛查方式。最常用的是双能X线吸收仪DXA,可以测量脊柱、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如果骨密度T值低于-2.5,通常诊断为骨质疏松。超声骨密度检测也应用于筛查,但不如DXA精确,主要用于初筛。建议≥65岁的女性和≥70岁的男性定期进行骨密度测试,有骨折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需提前检查。
2、血液检测
骨质疏松可能与营养缺乏或代谢紊乱相关,血液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潜在的病因。关键项目包括血钙、血磷、维生素D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这是评估骨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长期缺钙或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激素过高则可能加剧骨质流失。如果发现异常建议咨询内分泌
3、影像学检查
当怀疑存在病理性骨折或其他骨骼疾病时,可通过X光片、CT或MRI检查辅助诊断。这些影像学工具可以发现骨折部位、骨质疏松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骨骼病变。尤其对于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背痛或驼背,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
早期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能够有效预防骨折等并发症。建议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及高危人群,如有相关症状或检查异常,尽快就医获取确诊和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腰间盘的办法

腰间盘突出可通过牵引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腰间盘突出通常由长期不良姿势、过度负重、腰部外伤、椎间盘退行性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牵引治疗:牵引治疗通过外力拉伸脊柱,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腰间盘突出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牵引造成二次损伤。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以及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需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导致胃肠道不适。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疗、超声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建议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每周2-3次,持续4-6周,效果更佳。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腰间盘突出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常见手术方式有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术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剧烈活动。 5、生活调整:生活调整包括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复发。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腰部拉伸,改善腰椎稳定性。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健康;运动方面可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性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护理上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凉,适当使用护腰带,减轻腰部负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