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急性脑梗塞通常在发病后24小时内通过CT检查可以查出,但早期可能显示不明显。
急性脑梗塞发生后,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导致细胞水肿和坏死,这些病理改变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影。发病后6小时内,由于缺血区域的水肿尚未完全形成,CT可能无法显示明显异常,此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判断。随着时间推移,缺血区域的密度逐渐降低,通常在24小时后CT可以清晰显示梗塞灶。对于部分患者,如果梗塞范围较大或位于关键区域,可能在12小时左右即可观察到早期改变。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医生可能会建议在发病后24小时复查CT,或者直接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急性脑梗塞发生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