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血压160/100mmHg属于2级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病因筛查、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高血压通常由钠盐摄入过量、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血压。
2、降压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需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
3、病因筛查: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低血钾等症状。需完善肾动脉超声、醛固酮检测等检查。
4、定期监测:建议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控制血压长期稳定在140/90mmHg以下。
高血压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限制高脂高糖饮食,血压持续不降或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献血浆对健康成年人通常无害。规范操作下可能出现短暂头晕或针孔淤青,严重不良反应概率极低。
1、生理性反应部分人群献血浆后可能出现短暂乏力或口渴,与体液短暂流失有关,建议补充水分并休息。
2、局部不适穿刺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淤血,多与个体血管条件或操作技术相关,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
符合条件者每年献血浆不超过24次不会影响健康,但献血前后需避免剧烈运动,贫血或低血压人群应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