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灌肠在家怎么灌肠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灌肠在家怎么灌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灌肠属于医疗操作,家庭自行灌肠存在风险,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灌肠方法主要有清洁灌肠、保留灌肠两种,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使用专用器械。

1、准备物品

需准备灌肠袋、润滑剂、生理盐水或医嘱溶液,水温控制在接近体温,灌肠前彻底清洁双手及会阴区域。

2、体位选择

采取左侧卧位屈膝姿势,臀部垫防水垫,润滑肛管前端后缓慢插入直肠,成人插入深度约10厘米。

3、液体控制

灌肠袋悬挂高度距臀部约40厘米,液体流速不宜过快,过程中出现腹痛需立即停止操作。

4、后续处理

灌肠结束后保持体位5-10分钟,排便后观察排泄物性状,使用后的器械需消毒处理。

频繁灌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便秘患者建议优先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培养排便习惯等非侵入方式改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疾病进展可能由轻度黏膜炎症发展为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1、腹痛

早期表现为左下腹阵发性绞痛,排便后缓解。可能与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栓剂、柳氮磺吡啶片或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2、黏液血便

活动期特征性表现,粪便混有血液和黏液。由溃疡面出血和炎性渗出导致,需通过肠镜评估病变范围,严重时需静脉注射环孢素或英夫利昔单抗。

3、里急后重

直肠受累时出现排便不尽感,伴随肛门坠胀。与直肠敏感性增高有关,可尝试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灌肠液缓解症状。

4、肠外表现

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痛、虹膜炎或结节性红斑,与免疫异常相关。需联合风湿免疫科进行生物制剂治疗。

建议采用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辛辣食物,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炎症指标,病情活动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