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糖尿病并发症眼底出血可通过控制血糖、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通常与长期高血糖、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等因素有关。
1、控制血糖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基础治疗,需通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实现,同时配合低糖饮食与规律运动。
2、激光治疗视网膜光凝术可封闭渗漏血管,减少出血和水肿,适用于非增殖期病变,治疗前后需配合眼底荧光造影评估。
3、玻璃体切除术严重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需手术清除积血,术中可能联合眼内激光或硅油填充,术后需俯卧位休养。
4、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眼内注射药物能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每月注射1次,需联合OCT检查评估疗效。
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及血压波动,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以补充抗氧化物质。
下眼睑肿可能由睡眠不足、过敏反应、结膜炎、睑腺炎等原因引起。
1、睡眠不足:长时间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暂时性水肿。建议调整作息,用冷敷缓解肿胀。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化妆品等过敏原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伴有瘙痒感。需远离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
3、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结膜充血肿胀,常伴随分泌物增多。可能与用眼卫生差、免疫力下降有关,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阿昔洛韦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4、睑腺炎:睑板腺感染形成局部红肿硬结,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早期可热敷,严重时需医生指导使用红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或头孢克肟。
日常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揉眼,过敏体质者需排查致敏物。持续肿胀超过3天或伴视力变化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