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心肌炎对小孩的影响通常较大,可能引发心脏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心肌炎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乏力、胸闷、气短、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胃肠不适。部分患儿会出现心率增快、心律不齐、面色苍白等体征,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由于儿童心脏代偿能力较弱,病情进展往往比成人更快,轻微活动后可能出现明显不适。早期识别症状并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对诊断至关重要。
少数轻症患儿可能仅有一过性心肌酶升高或轻微心电图改变,经充分休息后逐渐恢复。但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下降等结构性改变,甚至需要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可能出现急性循环衰竭,需紧急进行ECMO等生命支持。部分患儿会遗留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等后遗症,需长期随访心功能。
患儿确诊后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但控制钠盐摄入,可适当补充辅酶Q10等心肌营养药物。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肢体温度变化,定期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反复。若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