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三叉神经痛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三叉神经痛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三叉神经痛可通过针刺合谷穴、下关穴、颊车穴、太阳穴等穴位缓解症状。三叉神经痛通常由血管压迫神经、局部炎症刺激、骨质结构异常、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镇痛通络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引起的面部放射痛。治疗时可配合电针刺激。

2、下关穴

位于颧弓下缘凹陷处,主治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针刺时需注意避开面部血管神经。

3、颊车穴

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适用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可配合温针灸增强疗效。

4、太阳穴

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主治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浅刺时需控制深度。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同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寒冷刺激诱发疼痛发作,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中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脑中风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血压管理、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中风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

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瑞替普酶,需在医生评估后紧急实施。

2、抗血小板治疗

针对非心源性脑卒中,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

3、血压管理

急性期血压控制目标为低于180/105mmHg,可选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药物,需避免快速降压。

4、康复训练

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言语治疗、吞咽训练等,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持续6个月以上效果更佳。

脑中风患者需长期控制基础疾病,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坚持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